3 Years in Hangzhou

一转眼三年,零零散散还是要写一点,大部分摘自2023的复盘。

关于「工作」

入职那天阿里巴巴的股价

首先,感谢在阿里遇到的所有人,重点感谢师兄子璟,感谢这些人让我从一个技术人成长为一个相对合格的职场人。

  • 工作只是”工作“

职场中,应当抛开”自我“的属性,只有职场人的属性,大家都是来完成工作的,并没有针对个人的或好或坏的情感。举个简单例子,以前我在上层老板比较多的会议上讲事情会非常紧张,担心自己发挥不好造成的后果,现在来看这些担心都是多余,职场上的大家只会关注这件事是怎么样,而讲的那个人并不重要。一定要说有影响的话,就是你的发挥不好,会对这件事未来的发展有影响,对于你自身的影响根本无需担心。

以及,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,enjoy your life。

  • 技术不是最“重要”的

来阿里之前,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技术呆子,三年之后,在各种事情的磨练下,让我明白了“成事”大部分情况下并不能单单靠技术carry、靠自己单打独斗,一个人的力量还是有限的,也需要靠人和人协作的,懂得如何向他人提供价值,为你的合作伙伴提供业务共赢的价值、向上提供确定性的价值、向下提供成长的价值,等等。

延展,这条也可以理解为 任何投入对于最终结果成功与否的贡献,都会存在边际递减的效应。最开始单纯做技术投入,就可以提高做成一件事的概率,随着投入增加,边际效益递减,这个时候,就需要引入其它方向的投入,比如对于团队间协作的投入、对于协调外部资源的投入等等。

  • 如果想向上走,要让自己“涌现”出来

继续往后,是”选拔“逻辑而不是”考核“逻辑,按阿里的职级来说,5到6,可能是基础能力是否达到某个分数线,6到7,已经有些选拔的意味在里面了,组织会晋升可以带来更大的价值的人。对于个人而言,除了要面对不确定性更高的问题,也要思考如何向上提供价值,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事情做好,主动帮助老板解决问题,当然这里并不是是说要跪舔老板,虽然情绪价值也是价值。:P

关于「成长方法论」

  • 躬身入局,躬身入局,躬身入局。
  • 期望为正的事情,要多做,要重复做;期望为负的事情,要么能够通过努力把期望做正,要么趁早放弃
  • 多做自己擅长的事,用正反馈强化自己,越做越好、越做越专业。
  • 耐心等待机会,但不要闭着眼睛等
  • 日拱一卒,坚信长期主义

关于「技术初心」

(本段写在2024.01)

上面刚写完,不能靠技术,下面又来谈技术。

要写技术,是因为最近两件事情,我对于技术的态度有了180+180度的大转变。

大概七八个月之前,我陷入了“技术无用论”中,开始觉得“人和人的关系”是最重要,是“人和人的关系”组成了这个世界。那段时期的我,对各类新技术“嗤之以鼻”,觉得没什么用,带不来晋升、带不来涨薪。

大概三、四个月之前,在跟某同事沟通之前做过的causal inference相关项目时,我慷慨激昂地讲,讲完之后他淡淡地说:“嗯是的,有些人把这类经济学概念包装的很好,并且很会sell这个概念。”

我听完之后懵在那里,久久说不出一句话。我一直觉得之前做过的这些事情,是真正为业务带来价值的事情,通过技术的手段为公司带来价值、为社会带来价值,现在在他人眼中却是“包装概念”。为什么他会觉得这件事只是”包装概念“?思考后我的答案是,他是不认同”技术能带来价值“这件事的。想到这里,又想起近期自己的状态,恨不得抽自己几下。

写下这些话的此刻,我觉得我已经找回了初心:目前来看,做技术仍是我能为公司、社会提供价值的最有力抓手。虽然”做技术“大概率不是做成一件事ROI最高的方式,但不可否认”做技术“能带来价值,同时大部分情况下,做技术是”做好“一件事的充分条件。

关于「一些幼稚的“商业洞察”」

  • 计算广告挣钱,真的太容易了

在1年的复盘文档中,回顾了“网约车”和“电商”在业务上的分工,当时对于平台类产品如何运转只有一个懵懂的概念。在阿里第二年,做了一些广告相关的项目,不得不感叹“计算广告真是21世纪互联网最伟大的发明”,在滴滴时候通过抽成的方式挣钱,真的只是挣辛苦钱。

后续几年会努力拥抱 商业化 相关的事情。

  • 内容,是当前这个时代的入场券

坚定不移的相信 内容平台的潜力,包括不限于抖快、视频号和xhs,包括不限于短视频、图文、博客。

人民物质生活极度丰富之后,是需要一些精神食粮的。

  • AIGC,看好,但我不感兴趣。

我不是一个喜欢做产品的人,我是喜欢赚钱(商业化)的人

关于「手头事情的延伸思考」

  • “全站推” 可能是 电商平台 广告投放产品的标准答案

  • 机制流量 和 广告流量,本质相同,度量成本的方式可以统一

机制流量,包括不限于冷启、助推、扶持等等,同样都是使用流量来达成某种目标,与广告而言是完全一样的,所以对于流量成本的度量方式,完全可以按照相同的方式换算成“钱”。

  • model the model,对于分发模型的建模,可能是下一个机会点

从DL火遍搜推广开始,到现在快8年的时间,大家都在建模用户和物品的偏好关系。在未来,对于供给侧和消费侧的优化会逐渐增多,比如怎么产出更优质的供给、怎么筛选出商业化价值高的用户,在此类场景下,对于分发模型的建模就更重要,诸如 什么样的内容自然流量会更多、做什么样的扶持干预自然流量会更多等等。

看好 DL模型白盒化&可解释性、因果建模&归因 等方向。

关于「理想」

记得刚毕业还在苏宁的时候,当时跟同事说,想做些能改变世界的事情。现在想起来,真是too young too naive,说改变世界这种豪言壮语的都是年轻人。

真正的英雄主义,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,依然热爱生活。现在的我,想好好赚钱,经营好自己的生活。但我还有机会,我觉得我还可以再努力努力,我的一生是抗争的一生。

各位如果有什么改变世界的契机,仍可以找找我。

关于「生活」

分享几个让生活幸福的小tips:

  1. 培养爱好,可以缓解生活中其他事带给你的痛苦。
  2. 多记录,有事没事多拍拍照片和视频,闲的没事翻出来看看,能重温拍照当时的快乐。
  3. 重视节日,大家都是孤独的中年人,能和很多人对某件事物有相同的感情,是难得可贵的,比如新年、春节、圣诞等等。
  4. 少些边界感,莫须有的边界感会把本是好朋友的两个人越推越远,朋友之间需要有一方“不要脸”地拉近彼此的距离,发生羁绊后,感情才会越来越深。

关于「结婚」

周围人经常对我会有“英年早婚”的调侃,截止目前为止,我仍觉得结婚这件事对于我而言,仍是利远远大于弊的。

广义的结婚,与战友同居生活,让我更能享受生活了,并不是说婚后在家发福躺平,而是有机会能够体会生活的美好,比如周末在家做饭,每个周末在家研究两三道家常菜,现在的我“乐”在其中,放在一年前完全是不可想象的。(反思1.0,是不是外部世界的变化太多、太快,才让我喜欢上了这种确定性更高生活方式呢?)

狭义的结婚,也即婚礼,个人体验上来讲,也足够“好玩”,各类繁琐的礼节仪式环节没有那么长,整个过程中见了很多好多年没有见过的亲戚,有很多朋友从远方赶来;同时,在某些瞬间真的很治愈,当所有人都围绕着你、因为你的事情而开心、为你庆祝鼓掌时,那种感觉真的很棒。

最后,感谢老婆愿意嫁给我。

关于「买房」

大家都调侃这是为国接盘,这几年买房很傻。放在大环境上,这句话一点问题都没有,放在我个人身上,即使每月有小两万的房贷,我也坚定地说,不后悔。

由于一些原生家庭的问题(说实话,也不算家庭问题,就是家庭条件普通,我也知道我的父母已经给我最好的了,非常感恩他们的付出),以前的我对于“来我家玩”这件事极其敏感,我觉得家里房子很小,初中、高中的小伙伴基本没有去过我家的。

买房这件事对我极度治愈,我现在能很坦然的说出“以后来我家玩”这样的话语,每次谈及这个话题,我都把买房当成治疗我内心问题的解药,只不过花了五百万而已,况且还能白得一套房子,血赚!

关于「人生的“回旋镖”」

活着

这本书是 三年醇 时候老板送的,个人跟这本书是有一些历史渊源。

大一时候,文学底子比较差,但好在 我还是喜欢读书的,当时也不知道 余华 是个谁,只是把图书馆借阅排名top书籍挨个读下来。记得很清楚,那天读完《活着》之后,既为主人公无力抗争命运而感到悲伤,又因其仍对生活怀有希望,感到动容。那天之后,对于读书的兴趣更浓厚了,可以说是 人生中少有的关键正反馈了。

收到书之后,再次浏览了一遍,自己在社会摸爬滚打多年,虽然故事发展早已熟记于心,但别有滋味。

life

初高中不要乱谈恋爱,不然你的前女友们去吃席可能坐一桌。

以及,现在如此这般,那个心怀梦想的少年还在嘛?

尾 & 期许

总的来说,这两年走的更稳了。挺好的,一步一步向前走。

希望5年时候,可以有所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