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Year in HangZhou

一年香

时间飞快,来杭也一年了,今天整理一下对这一年的思考与复盘。

关于工作

感觉在阿里(目前在淘特,可能阿里不同BU情况也不同,下简称阿里)的第一年,对当下互联网公司算法的工作职责有了更深的理解,或者说是纠正了之前的一些理解。同时,我一直认为“看见”得更多,才能“思考”得更多,当有机会跳出当前环境看见更多不一样的事情,才有机会思考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差异,以及哪些是更适合自己的。

电商平台 和 打车平台,算法的分工与方向的差异

之前在滴滴,业务算法大概是三个大方向,交易撮合、定价补贴和用增生态(分别也对应了当时新澄海的几个楼层,好像有楼层越高工资越高的传闻,XDDDD),来阿里之后,发现这边主要是两个大方向的分工,搜推广 和 用增,前者主要负责端上各类场景的推荐承接、搜索、以及商业化广告业务,用增类主要是负责端上用增类产品(游戏、权益、动线)以及三方外投、Push等以拉新、促活、召回为目的的用增工具。

搜推可以理解为电商平台的交易撮合,都是在做实时的供需匹配,而用增则对应生态的方向,负责用户的全生命周期,拉新、促活以及沉默流失的召回。那问题来了,之前我所在的定价补贴部门去哪了呢?

在滴滴时候也和老板短暂交流过这个问题,在其他互联网平台一般都不会设有类似“定价补贴”的部门,今年我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:平台商业化的方式以及交易市场的特性决定了这个情况。网约车平台的主要商业化手段是TakeRate(抽成),而电商、外卖的主要收入在于营销费用,即我们常说的商家广告收入,仍然是类似信息流的流量变现思路,按照这个思路继续思考,与滴滴业务更相近的是亚马逊、京东自营、天猫超市和阿里健康,这类业务需要做大盘子,提升GMV来提升自己的收入,这些公司都有自己的收益管理和定价供应链部分;另一方面,由于网约车交易市场的特性,需求和供给都存在时间、空间维度的错配,比如早高峰打车人多但是车少,晚上郊区车少,市中心车多,改善这种不匹配关系是提升平台GMV的重要来源之一,同时由于网络效应的存在,降低供需错配可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,带动商业增长的飞轮。

0619补充:高度标准化的SKU(从ODT角度看可能存在无数商品,但是核心是对时长、里程、场景进行定价),使得网约车平台更容易做商品的定价。

此处单说一下与外卖业务的差异,从美团财报上可知,目前外卖业务的主要盈利点仍然是营销费用,同样是O2O平台,为什么滴滴做不到?外卖业务是需要兼顾B商家、C用户、D骑手三方的收益,对于商家和用户而言,更像是电商平台,没有时间约束的交易市场,并不存在供需的错配,存在供需问题的是用户和骑手,用户在集中的时间内下单,而骑手在午饭和晚饭时间内能服务的用户数有限,这会限制平台规模的增长,单纯从补贴定价的角度,对于这个问题的缓解程度有限,性价比远低于对于骑手生态的优化(增加更多兼职骑手作运力补充)和对于配送效率的提升。而在滴滴,B商家和D骑手其实是同一个,而且交易市场的时间、空间特性,限制了司机在单位时间内所提供服务的上限,司机很难在平台“买更多流量”来变现,同时据我个人可能过时的认知,受限于产品设计,将不确定性过多地转嫁给司机,对司机而言,ROI上限很低,司机很难在平台上通过“营销工具”来提升自己的收入,这都使得很难通过司机端营销工具为平台提供收入。

(保命申明:此处只讨论功能上的分工,并不涉及具体组织架构。)

用户增长,在做一件什么样的事

虽然以前老板们对用户增长以及增长黑客的概念推崇备至,但我个人对于用增并没有过多思考,可能当时也没觉得自己是在做用户增长吧...过去这一年,做了一些以及看了很多用增相关的工作,有了一些初步的认知。用增做的事,抽象来说,围绕用户全生命周期做的所有事情,都是用增的工作,如下图所示。

user growth

《增长黑客》中提供了很多增长的方法论,如AARRR模型、RARRA模型等等,此处不赘述,单纯说我个人的一些感悟。在我眼里,用增算法,主要做两类产品:

  1. 承接式产品,让用户留下来。通过场域的心智特色满足用户差异化的诉求,提升用户停留时长、使用频率和深度,比如说各色各样的促销、营销会场(天天特卖、夏季女装专场),端上的互动游戏(蚂蚁森林、芭芭农场),甚至是经典游戏(手淘app上斗地主)。对于这类产品,更多的是产品设计,是一种产品驱动的用增产品,算法更多是“接需求”,提升场景承接效率多数情况就是提升ctr,游戏中多见的是数值设计。
  2. 杠杆式产品,撬动用户的关键行为。通过杠杆式产品,用各种投入来改变用户的行为或提升表现,最常见就是权益(红包、券)、端Push以及外投工具。算法在其中主要负责打磨杠杆产品效率,以及做多种投放工具的预算分配和联动,通过有限的投入换取更多的用户行为,合作方更多是运营、财务。

关于商业化的设计

今年看到一句格局很大的话,商业化设计应该是一种业务的顶层设计(忘记原话咋说的了),电商平台上,我们在平衡商业化广告占比的时候,都会关注于端内自然流量的效率损失,更多关注的是PV粒度的流量价值,实际上格局可以更大一点,过去几年,shopee在东南亚市场,会有较高的商业化率,其并非不关注端上用户的体验,而是认为商业化的收入可以带来更多的业务提升,帮助业务的增长飞轮快速转动起来,将商业化收入投入到平台用户增长与营销活动上,只要全端的业务是正向增长的,损失一点用户的体验也是可以接受的,这就是把商业化这件事从推荐场的视角上升到全端业务的视角。

“逻辑”是我们最后的共识。

前两年一直被老板叼“逻辑”差的问题,当时也没觉得这真的是个问题,今年在想这些事,感觉当时的确有点呆逼。近一年新感悟,或者是真真正正的感受到,人和人之间真的是没有任何“共识”可言,对于你需要沟通的任何人,都应该做毫无先验知识的假设,讲清楚事情的源头以及做这件事情的意义,当你想说服别人的时候,所能使用的最后的武器就是“逻辑”,用A->B->C来说明你的结论和你想做的事。

虽然最近还在被老板叼汇报说话和写文档写方案的问题,但个人感觉写的东西相比一年前,真是有了很大进步。之前老板推荐《金字塔原理》这本书来锻炼日常读写的逻辑,当这本书的确有点厚了,推荐《结构思考力》这本书,是前者的浓缩精华版。

和老板,应该是什么关系

毕业到现在一直觉得,和老板的关系,是一种“Supervised”的感觉,老板有任务需要你来完成,就像是给你出了一道题,然后你去解这道题,等你有结果后把答案交给老板,两者更像是一种对立的关系,甚至更为极端时候可能演变出一种对抗的心理,你尽管提任务,完不成算我输,我能完成我就很牛X。

今年觉得老板应该更像是co-worker,是一种资源。你和你的老板共同想完成一个大目标,然后你会负责其中一个小目标,做事情的目的并不是向任何人证明什么,而是确保共同目标的实现。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的时候,及时向上求助,因为达成目标才是最重要的,老板能够花时间帮助你解决一些事情,是你完成这件事可以动用的资源。

这条不敢说是正确,但的确是目前让我过的更舒服的做法。

关于自我学习成长

深度学习

最近读《认知觉醒》里面,有提到“深度学习”(并非DeepLearning,而是专注、有深度地学习知识)。

书中写胡适的英语老师学习英文写作的方式:找一偏英文名家佳作,熟读几次后将其翻译成中文,一周之后,将中文翻译成英文,期间不参考原文,然后对比和原文的差异,找出翻译错误、失误和不够精良的部分。然后分析了不同程度地学习最终对于知识消化理解程度,依次是听、阅读、视听、演示、讨论、实践、教授给他人,随着这个顺序所理解的知识会更加深入,当你读书获取知识,只是最浅层的学习,当你讲出来、写下来的时候,是用你已有的知识来讲解新学习到的知识,这种知识的“缝接”是深度学习的关键。

对此真的是深有体会,我个人是一直有读论文、写博客的习惯,每次我在写博客的时候,往往会觉得之前读论文时候真的只是“泛泛”而读,很多细节不清晰,讲问题背景和解决方案的逻辑也不连贯,有时偷懒,简单的对论文做段落的翻译,结果就是写出来的东西“狗屁不通”,“阅读成本”极高,自己都不愿意再去看之前写的博客,而读过的文章也就只记得个大概。

去年年底时候,觉得这个问题比较大,索性开始逼着自己每次写博客的时候按照固定的框架来写,问题背景+解决方案+实验分析+总结,将读到的知识,塞进我自己的框架,再尽量用自己的话总结后写出来,一个段落总结一句话。刚开始这么做的时候,写得很痛苦,每次要想好久这句话用自己的语言该怎么说,所幸也是坚持了下来,现在不敢说能做的很好,的确有了很多进步。

今年对自己提了更高的要求,希望用这个方式写的东西,读起来“舒服”,希望自己继续努力吧。

《认知觉醒》中还提到深度学习的方法,在此安利分享:

  1. 尽可能获取并亲自钻研一手知识,二手的知识终究是是支离破碎的,从长远看,终归是要自己获得挖矿的能力;
  2. 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,如果有机会,可以花足够长的时间去打磨一个主题或者观点,当你精心打磨的作品打动了别人,它产生的影响力将远比每天都写但缺乏深度的思考要大得多;
  3. 最后是反思生活,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并不是来自年龄,甚至不是经验,而是来自经总结、反思和升华的能力。

“攒PPT”,多总结,多做拼图

单独写一个做总结的感悟。之前在滴滴的时候,临近快要走的那半年,当时觉得“攒PPT”这件事真的很重要,将业务做阶段性的总结,并随着业务推进,不断去丰满这个PPT。

然后今年初,老板说了一句话,说对于某个方向的调研、技术方案,不要零散在四处,要整合成一个文档,然后去丰富这个文档的内容,这个文档就是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。

这个做法其实就在实践“深度学习”,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,“缝接“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上。去年刚跳槽的时候,对之前的所做的因果推断方向做了一些总结,罗列大纲之后,做了大概50页PPT,希望之后能够继续丰富它的内容。今年还做了一个关于收益管理智能定价方向的整理,希望拖延症早点治好,在相关知识全忘光之前能整理好。

causal

”反馈“闭环,多复盘

学工业工程应该都知道PDCA循环,Plan-Do-Check-Action,Check和Action就是在做反馈和反思,在强化学习中,Agent和环境交互后,根据reward的反馈才能学到新的知识。将这些理论套用在个人身上,做事交付之后,一定要对反馈足够重视,并且利用反馈修正自己做事的方法,这样才能成长。

除了对反馈又思考,反馈的次数也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,尝试的次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,应该尽可能多。

写下来之后,发现都是些碎碎念,但也还是留下了些东西,希望下次能再加些关于生活的内容。

拖延症,还是要努力克服。如果实在拖延,那就不要拖延到不了了之,做了总比不做强。

本文成于一周年零一月半后。